微量卻不可忽視的稀有元素"鋅"
稀有元素鋅,是屬於六大營養素中需要量最少的一種礦物質。每天的建議量,成人只需十五毫克左右,嬰幼兒更少,三到十毫克而已,孕婦或哺乳媽媽雖然需要量有增加,建議量也不過三十到二十五毫克;這與三大熱量營養素蛋白質、脂質、醣類的需要量,用公克做單位計算
,比較之下確實很微少(約萬分之一的量,甚至是百萬分之一的量),是很自然的沒察覺到它的存在。您雖不覺得它的存在,但它是如此很重要的:少了它,會使生長遲緩、男性的性腺能減退、皮膚長疹子、食慾不振、昏睡、味覺失常、對黑暗的適應能力也變差;嚴重時還會出現水泡、皮膚炎
、脫毛現象、膿泡、體重下降、甚至在神經感覺和精神方面都會有症狀呢!這些症狀可能是由於飲食不當、酗酒,或者吸收不良、慢性腎病或鐮狀性貧血所造成。而在肢端皮膚炎、腸道病變,使用全靜脈供給營養者、酒精性中毒、用盤尼西林藥物者、或是嚴重吸收不良、嚴重腹瀉者,當發生鋅缺乏時,會迥成更嚴重的症狀。鋅常與蛋白質同時存在食物中,一般而言蛋白質含量愈高的食物鋅的含量也愈高。如:肉類與海鮮含量較高,每一百公克有三毫克以上的鋅元素;紅肉高於白肉,蚵仔則是居首量,每一百公克鋅含量在三十五毫克以上。穀類則多存在外皮上,但常因精製而大量流失。
雖然鋅的吸收率由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四十,對正常人而言,並不須要擔心鋅缺乏,因為幾乎所有的食物中都有鋅的存在,吸收率亦會隨身體需要而調整,若不是疾病造成,要有鋅缺乏的症狀還真不容易呢!
作者:馬偕醫院營養課 謝玉琇 1998.4.28